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

“2015年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举办

来源: 时间:2015-02-02 08:31:00 围观:

“2015年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Crop Biological Breeding Industrialization Seminar 2015)”于2015年1月29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

农作物生物育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物技术,其产业化在中国面临多种挑战。“2015年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Crop Biological Breeding Industrialization Seminar 2015)”于2015129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共同探讨转基因作物发展和粮食需求等生物技术和相关的社会问题。会议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祯研究员主持。

首先,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教授介绍了我国农业及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的现状,指出当前我国农产品每年都有大量进口,且农产品价格要与国外高,因此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具有时代的紧迫性。陈教授提出,转基因安全问题有争议是正常的,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在美国也有针对转基因的争议和担忧,但美国目前有高达70%的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中的Bt蛋白质人体可以消化,相关转基因作物是安全和可食用的。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主席Paul Teng博士对全球粮食的生产状态和安全需求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粮食安全与国家和人民之间的联系、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在全球粮食系统中粮食安全面对的机遇等。ISAAA创始人、荣誉主席Clive James博士报告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发展情况,包括1996年至2014年转基因作物的发展,阐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积极影响,包括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等,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包括提高现有技术转基因作物的耕种面积和开发新的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战略,他还阐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强调公共机构与私营企业合作的重要性。

中科院微生物学研究所邱金龙博士介绍了先进的基因组编辑技术,阐述了它在农业育种领域的应用前景,目标是针对主要农作物创制重要的基因突变体并将它们应用于种子性状改良。他指出,作物育种技术由最初的杂交育种发展到诱变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现在已到定向育种阶段,基因组编辑技术为植物生物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参会的专家、学者、政府管理人员和记者都踊跃地提问和发表见解,针对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刘银良教授针对大家关心的中国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阐述,得到与会专家的积极认同。本次研讨会推动了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科学传播,对于中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责任编辑:吴思云